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无锡资讯 >

【新春走基层·年味里的无锡】宜兴太华:十番锣鼓响起来

时间:2020-01-19 03:04 浏览:

  编者按 又一个甲子轮回,鼠年将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年味里的无锡”专栏,记者走闹市街巷,到田间地头,去探访在变革中赓续延绵的传统习俗,去捕捉充溢时代气息的崭新风尚,去把握家乡不断奋进的有力脉搏,和广大读者共迎新春,敬请关注。

  1月17日午后,苍茫的太华山下,村民李同根、李友高、李和良等照例到村里老年协会的大楼里训练敲锣打鼓。宜兴太华的“十番锣鼓”名声响亮,2015年成功申报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春节期间,大山腹地的太华山村,将有10支锣鼓队同台竞技。

杭坑村的锣鼓手们在室内进行训练。

  山乡锣鼓渲染喜庆气氛

  太华山乡地处无锡西南,与安徽、浙江接壤。逢年过节,山村的“十番锣鼓”队伍在茂林修竹之间的山道上巡游,走村串户,把喜庆的气氛送到四乡八邻。这阵子阴雨天多,锣鼓手们在室内进行训练,只为春节期间一展身手。

  据《太华镇志》主编史国兴介绍,因行政区域多次变更,宜兴十番锣鼓演绎成了东乡和西乡两个类别,比较而言,太华山下的“十番锣鼓”传统味道浓郁一些。春节、元宵期间,锣鼓手是山里人眼里的明星人物。关于太华山乡“十番锣鼓”的来历,史国兴介绍,春秋战国时,宜兴属吴国,东南与越国接壤。吴兵驻扎在宜南山区,作战时,吴将用锣鼓指挥,军队进击,锣鼓声激越,队伍退回,鸣金收兵,前线无战事和欢度节日时,民众也敲锣打鼓庆祝。明代后期,十番锣鼓更有气势。从明、清以来,当地官方搞大型庆典活动时敲打十番锣鼓以示隆重热烈,民间为祈求平安丰收和大型社日活动也敲锣打鼓,山乡锣鼓喧天。

在宜兴人家,过年做团子是传统习俗。

  团子凝结亲情乡情

  在宜兴人家,过年做团子是传统习俗。剁肉馅,取青汁,制作豆沙,上笼屉蒸团子、烧柴火灶,讲究的人家还让小孩子给刚出笼屉的团子“点”上小红帽。连日来,在宜兴阳羡湖畔的村庄上,当地的农家乐和精品民宿已经做了不少团子。别看这团子不起眼,游客来到宜兴丘陵山区游览,十有八九要到当地农家乐吃团子的。其中,绿苣头团子成为山村农家乐餐桌当家菜肴。

  全国文明家庭、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家前天也做团子。当天,范建华、鲍正兰、费寅媛等宜兴紫砂艺苑的高工大师有不少上门做帮工,做团子有说有笑,和和美美。每年春节,曹婉芬家的庭院里春意浓浓。儿女亲家受邀前来团聚的,徒弟徒孙上门送鲜花的,小的给老的拜年的,其乐融融。除夕年夜饭,曹婉芬一家子要开两桌饭,婆媳、翁婿、父子、母女、姑嫂、母子、父女以及亲家等等相互祝酒,场面热烈。曹婉芬的儿子范建军是宜兴紫砂艺苑年轻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师从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如今成为紫砂陶刻园地名家之一,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在宜兴蜀山脚下,有一对卖绿苣头的老年夫妇。绿苣头是当地人家做团子的必要材料,这对年事已高的夫妇每年春节前显得比平时忙碌。绿苣头团子刚出笼,热气腾腾、雪白的米粉圆子晶莹剔透,蘸上白糖咬在嘴里,滋味甜透了。

  在宜兴,做团子、送团子、吃团子,不仅渗透乡风民俗,而且还几乎关联到每家每户以及每一个家庭成员。对于过年吃团子,晚报记者在宜兴当地网络论坛发帖进行调查。关于过年吃团子的意义,记者设置了食物、习俗美、维系亲情、人情美等多个选项,其中,维系亲情成为众多网友选择最多的选项。一位目前在英国伦敦读书的宜兴女生在网上表示,快过年了,想起宜兴家中做团子、吃团子的情景,一个人想哭。在宜兴,团子几乎成了温馨家庭以及父母长辈的代名词,凝结亲情乡情。

  乡村吃食显地域特色

  在宜兴,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城里买房,并没有放弃乡村的“家”。春节临近,宜兴乡村人家的窗台和廊檐下,农家腌制的桂花鸭、猪头糕、风鸡和咸鱼咸肉等,成为农家冬闲时节的独特风景。眼下年关将至,在宜兴城乡,准备年货成为一景,乡村吃食的乡土属性和地域文化特色显而易见。

  连日来,家住宜兴城区茶西新村的燕姓老婆婆忙着到小区内的左邻右舍串门,顺便给各家送上一份包装精美的徐舍小酥糖,表示感激之情。燕姓老婆婆老家在徐舍老街,晚年住到宜兴城里。过年前,她将平时节省下来的养老金2000元用于采购徐舍小酥糖,分发给左邻右舍。老人手头并不宽裕,她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对一年人情往来的总结,老年人心里的知恩图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在宜兴,徐舍小酥糖采用精细白糖、剥壳芝麻、特制饴浆、上等面粉等原料,经过焙炒、打屑、扳酥等十多道工序,精工配制而成,具有香、甜、酥和爽口等特色,以香而不腻、酥而不粘、润口无渣而著称。其中,徐舍小酥糖含有芝麻香,对芝麻的处理也有一个淘洗、沥干、舂碎的过程,然后加进白糖和蒸炒过的干面,经过细筛、加工勾兑。每年秋冬季节,当地人吃白斩羊肉,也习惯用这种粉末性状的小酥糖调制蘸酱。

  在宜兴山里张阳村,老陈家制作的猪头糕、风鸡等卖得俏。“老陈家”是一个农副产品品牌,他们制作的风鸡用稻草捆成一束,面目可亲。同样是加工销售肉食制品,宜兴市高塍老街上的高塍猪婆肉如今卖相也十分好看,包装考究。传说于乾隆年间得到皇帝褒奖的高塍猪婆肉烹制方法独特,讲究色、香、味、沙。所谓沙,即指其皮松脆而不腻,嚼之“沙沙”作响。如今,生产猪婆肉的作坊纷纷“壮大”,真空包装的“猪婆肉”年前卖得俏,用真空保鲜手段包装猪婆肉销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且还上了港台地区的餐桌。

  和桥豆腐干是宜兴久享盛誉的特产之一,相传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因其味特别鲜美,遐迩闻名。尽管当地豆腐干生产企业预备了年货,但每年年底,生产场面依旧红火。据当地一家豆腐干老作坊的师傅介绍,和桥老油五香豆腐干,清代曾作为贡品。豆腐干呈深酱色,形状大小如银元,外带网状花纹,特点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质坚带韧性,咸而不涩,甜而不腻,香而不艳,多味而适度,细嚼慢品,回味无穷,是馈赠亲友和旅游、佐餐、下酒的佳品。

  (记者 何小兵/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