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娱乐八卦 >

刘亦菲陈晓《梦华录》大热,能教会资本好好选角吗?

时间:2024-04-04 00:02 浏览:

凤凰娱乐消息,《梦华录》确实出圈了。

从开播起,围绕《梦华录》的质量、立意、豆瓣分、演员演技和CP感的争吵,就一轮接一轮,从未停歇。无论播出成绩还是话题性,抑或这些纷争的激烈程度与热度,《梦华录》确实已是今年的现象级。

但无论怎样争吵,有一件事大家基本达成共识:这部古偶的男女主选角,给人一种久违的“对劲”的感觉。

怎么二十年前成名、今年35岁的刘亦菲,和十年前成名、今年同样35岁的陈晓,携手回归古偶,还能掀起这么大的关注度呢?

《梦华录》在选角上获得的热度与正面评价,能教会这十来年间那些轰轰烈烈追捧渣演技丑流量的资本好好选角嘛?

颜值是刚需,演技要及格

这十年,偶像剧是被流量与资本傀儡荼毒的十年。

一方面,互联网资本需要流量这个指标来外行指导内行,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兴盛让流量概念侵入所有人的生活与意识,也不仅仅是影视。

在流量大于一切的指导思想下,我们看到无数话都说不清楚、情绪都无法正确表达的渣演技演员,仅仅因为有热度、有粉丝、有流量,就能堂而皇之演主角,无时无刻不占据观众的眼球。

我不发图了,请大家自己脑补。

有些流量演员算是机缘巧合,作品捧出。有些流量却绝对是资本运作,肉眼可见地生捧。

我不发图了,请大家自己脑补。

仅仅演技不够也就算了,在没有流量这个概念前,“偶像派”三个字之所以区别于“实力派”,当然是因为演技不够好,但起码脸能弥补一部分观感。

结果到了流量这里,渣演技不算事儿,连脸都没法看。

——要么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你寻思这脸我行我也上。

——要么是医美的“巧夺天工”,360度无死角给你看医疗事故。

热搜上那个#观众苦古偶丑男久矣#,不管是不是平台或剧方主动挑事,但确实道出了几分观众的心声。

正是因为这十几年的荼毒,观众才在陈晓和刘亦菲的脸上久旱逢甘露。

这两位按说都不在自己的颜值巅峰期了,但高颜值+天然脸+不盲目医美的自然状态,让他们在剧中呈现的状态很舒适养眼,再加上偶像剧里及格的演技,一颦一笑都格外容易牵动观众的心,分分钟令人共情。

好看的人就是西子捧心,丑家伙就是东施效颦,这话非常政治不正确,但没办法,偶像剧里,观众对颜值的要求确实压倒一切。

但请注意,这种颜值正义,是大众标准下的真正俊男靓女,不是粉丝加180层滤镜磨皮找角度吹出的神颜。

这种影视行业从院校到剧组多年筛选出来的上镜脸,在镜头下的优势,是那些迎合舞台需求、直播需求、网红脸畸形审美需求的脸无法匹敌的。

前者被选出来就是为了演戏,后者则是哪里赚钱就去哪里,演戏?恰逢其时罢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几大平台多年来的S+古偶剧,选来选去就只能靠那么几位排列组合,也着实是因为观众不瞎——资本强捧的那些,演技、脸和观众缘总有几项扛不起,屡屡试错后,观众得到了恶心,资本得到了后继无力。

那么,《梦华录》的成功能教会资本“选真正好看的人,演偶像剧”吗?

不好说,一要看这样的演员有没有与资本深度绑定,资本能否从中获得额外利益。

二也要确实有真正漂亮的演员可供选择才是,毕竟全社会被搞坏审美的代价,是从受众到本人都无法接受带一点缺陷的自然美,能忍住不动或者少动的才是少数。

最后,那些潜在的合格偶像剧演员,有话题有流量吗?只要资本不更改投资决策指标与考核指标,那些大把存在于专业院校的漂亮新人,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好机会。

新鲜与合理间的尺度

陈晓和刘亦菲合作,除了颜值外,其他关键信息点包括:

1、刘亦菲最后一次演古装剧,是2006年《神雕侠侣》,那年她18岁。

2、陈晓最后亮相的古装剧,是2019年播出的《独孤皇后》,3年前播出,看过的人不多。

3、两个人演过杨过小龙女,却不是在同一个剧。

来自热心网友P图

4、两个人明明同岁,却一个出道20年,一个出道10年,说起来像两代演员,但站在一起,脸的年纪感又刚好匹配。

5、两个人虽然都以颜值被广为称道,却从未合作过。刘亦菲活跃在电视剧的年代陈晓尚未入行,等陈晓开始走红时,刘亦菲已经转战大银幕。

列举这些大家也许都知道的点,是想说明什么呢?

说明这个选角兼具合理性与新鲜度。

选出来之前大家轻易想不到,选出来以后大家发现“咦,有点合适,有点好奇”。

即使是在《梦华录》播出前业内不少唱衰声中,我身边的小伙伴也都表示,哪怕是为了这个颜值,为了刘亦菲十五年后回归古装剧,为了从没有搭档过却配一脸的两个人,最起码也要去看两集。

选角的意义恰在于此。

在演员与角色信息释放后,能精准吸引受众,引起最广泛人群的期待,才能得到最大规模的第一批观众入场。

能不能留住观众,要看剧集质量看演员演技看观众口味。

但对这样大投资的项目来说,一开始都无法吸引广泛的兴趣,起手就输了先机。

那么,以《梦华录》来看,怎样的选角能达到这种新鲜的效果呢?

一是,演员没有被过度消耗,天长日久泡在横店消磨在流水线炮制的剧集中。

在刘亦菲最高产的年代,她也不是那种无缝进组的劳模。陈晓婚后虽然作品未断,但也不是高产之人。这让二人始终保有一种新鲜度。

当然,《梦华录》是刘亦菲回归剧集的第一部,方有这样全民期待的效应,其后若他们也在横店扎根,一年N部,二位的作品也不会再有这样的饥渴度红利了。

二是,演员之于类型的匹配度要适当。不能过于顺理成章,也不能过于挑战观众认知。

给大家一种“好像很久没看ta演这个了”的感觉为最佳。向左转是“没完没了了ta能换个角色演吗”,向右转是“演这个ta也配简直老鼠屎”,具体请大家自行脑补。

让观众感受演技的条件

《梦华录》里,刘亦菲和陈晓的演技很好嘛?

那肯定没有。

只能说在偶像剧里是够用了。

陈晓维系了自己的正常水准,刘亦菲有明显进步,但需要爆发力的复杂场景还是吃力,台词也有缺陷。但两人确实CP感十足,男女间的暧昧拉扯纠结倾慕也被表现得很细腻。

但如果横向比较,我会说,其实内娱有不少偶像剧演员,演技并不差过这二位。

那为什么只有《梦华录》的效果格外突出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新鲜度红利外,还有两个人与观众的距离感——我愿意称之为“两个离我有点远的活人”。

当下的很多明星,无时无刻不在社交媒体上、在综艺里、在各种短视频与直播中营造人设,恨不得把标签贴在脸上。

这些明星,本质上已经是网红,因ta们离大家太近,个人性格标签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演什么都像呈现自己或录制真人秀。

近几年被这样“毁掉”或正在被“毁掉”的演员,包括但不限于黄磊、孙红雷、张雨绮、宁静、万茜这些被称道过的演员。

至于年青一代本就演技不足的那些,就更不用说。

综艺常驻、日常营造人设、玩转社交媒体,红是真的红,能赚钱是真的能赚钱,流量是真的有流量,但演员这条路,也就被堵得七七八八了。

我经常希望演员离观众远一点,因为观众欣赏影视剧需要信任感,我相信这个角色的存在,前提是你能让我忘掉作为明星的你。

《梦华录》的成功,一部分仰仗于刘亦菲陈晓在当下还没有这么明显的“网红”感。

这并不完全源于主动选择,也不是说两个人多有演员操守、主动远离大众,而是——刘亦菲和陈晓,其实都过了自己话题度最高最鼎沸的年代。

在二人各自喧嚣的那些年里,他们也话题度不断,有大把黑称,有抓人眼球的绯闻,有营造得成功或不成功的标签与人设。刘亦菲从出道就自带极强的话题性与一箩筐的私生活传闻,陈晓从CP到婚恋也一直热度爆棚。

所以那些年里ta们的大众印象同样是话题强而演员属性弱:一个是出了名的木头美人,一个被认为偶像剧水平根本撑不住正剧。(粉丝别杠,杠就是我活得比较久)

但那都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互联网一代小学生换旧人,互联网旧人也带上了时光的滤镜。隔着几年的冷却期,话题与标签的记忆淡去,观众更容易代入角色代入剧情,而不是代入两个人的本体。

而随着这部剧的火爆,两个人再度站在风口浪尖,诸多过往再次被盘点总结考古,曾经的黑历史黑言论再度铺天盖地,社交媒体热度和话题度激增,观众印象将再次被各种标签填满。

距离没了,代入角色就更难了,盛赞后的逆反心也起来了,接下来对二人的评判,也自然会带着各种预设,并严苛起来。

事实上到第二周,情势就已大不同

演员这个职业就是这样,舆论就是这样,大众心理就是这样。

这个角度的选角思路对资本来说就更难了。因为那些明星的“网红感”和“话题度”根本上也来源于资本的指挥,那些可以被量化为流量的热度,本就是资本所追捧的,他们怎会舍“流量经济”的“本”,而逐“观众感受”与“作品效果”的“末”呢?

刘亦菲与陈晓,都算是在前互联网经济时代年少成名的偶像明星,在行业尚有“规矩”时入行做演员,国民度由作品与话题共同打下,颜值经行业与观众双重审视筛选,如今也还不老。(其实85花亦是,但她们在古偶中损耗太过)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选角是影视行业未被互联网经济彻底祸害时的“遗产”,难以复制。

也可以断言,只要流量这个指标依然是影视剧的指挥棒,什么作品都很难动摇当下的国剧市场乱局。

但也总会有些启示:

1、按类型选角、按类型选角、按类型选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给偶像剧真正的美人,给正剧真正的演员,给职场剧真正的职业感。

2、资本傀儡、亲朋好友、带资进组和小情人们都别塞太过分,中小成本多用点科班新人,演技、脸和新鲜度都有,还便宜。

3、别可着一只羊往死里薅羊毛,张三演仙侠有点热度,就为ta攒十个仙侠本子往死里演,演到观众吐为止?对观众对演员都不必如此仇恨吧?

4、剧外别太戏精,从饼料开始溜遍半个娱乐圈,从开机开始各种路透风传偷拍,演员撕番位粉丝撕待遇主创撕红利甩锅,开播前观众完整看完一本折子戏,还能有兴趣点开正片?

在流量经济现状不可颠覆的前提下,以上意见虽然治标不治本,但起码有一定可操作性,爱听不听吧。

原标题:刘亦菲陈晓《梦华录》大热,能教会资本好好选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