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国际资讯 >

欧盟称中俄企图改变国际秩序 专家:欧洲不应被美方冷战思维诱导

时间:2022-02-22 12:24 浏览:

欧盟称中俄“企图改变国际秩序”,专家:欧洲不应被美方冷战思维诱导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北京分社)

为期三天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于20日在德国慕尼黑闭幕。欧盟领导人在会上发表讲话称,中俄“试图改写国际秩序”,两国选择“强权和恐吓”,而不是“法治与合作”。中国专家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这体现了美国渲染的“中美竞争”“中国威胁论”对欧盟造成的深刻影响,而欧盟所谓的中俄给西方阵营带来的“挑战”,完全是带着冷战思维的偏见和幻想。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 2022 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声称,“只需阅读俄罗斯和中国领导人最近发表的公报就可以知道,我们正面临着一次公然改写我们国际体系规则的企图。他们寻求一个‘新的秩序’来取代现有的国际秩序。他们更喜欢强权统治而不是法治,恐吓而不是自决,胁迫而不是合作。我们仍然希望和平将占上风。”

欧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则称,西方与中俄之间新的全球意识形态的对抗已经开始,这是由对民主、国家主权和人权的“认知分歧”引发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负责人胡春春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这些讲话的背后离不开美国的诱导,欧盟幻想中俄联合对西方阵营施压、破坏国际秩序,是典型的冷战思维。

他说:“一方面,可以将此次欧盟的表态视作在美国挑起的中美冲突的背景下,欧洲不得不进行的‘站队’。俄罗斯和欧洲在安全政策方面存有一定的意见分歧已经不是新的现象,从冷战结束到现在这个矛盾始终存在,而且仍在激化中。而欧盟领导人把中国也牵涉进来则与美国密切相关。如果不是美国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所谓的‘中美竞争’上,以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对中国进行恶性打压,很难想象欧洲会把中国放在其安全框架内来进行讨论,因为此前欧洲并没有把中国视作单一的、有威胁性的角色。”

“另一方面,欧洲的这种认知是一种带着冷战思维的幻想,而这也是美国在过去这些年对欧洲做的话语引诱。欧洲本身对中国抱有一定的警惕心理,加之俄欧关系恶化,中俄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对于欧洲人来说,他们自认为的‘压力’就增大了。但是,这种中俄带给他们的所谓的‘压力’完全是无稽之谈,这就是俗语中所说的‘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月19日晚在北京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第58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专场并发表主旨讲话。王毅表示,冷战早已结束,北约作为当年冷战的产物,应该审时度势,作出必要调整。如果北约一味东扩,是否有利于维护欧洲的和平稳定,是否有利于实现欧洲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值得欧洲朋友认真思考的问题。王毅强调,各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得到尊重和维护,因为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体现的是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也是中方一贯秉持的原则立场,对乌克兰也不例外。在乌克兰问题上,现在应该尽快回到新明斯克协议这一原点。当前各方需要做的是,切实负起责任,为和平而努力,而不是一味推高紧张,制造恐慌,甚至渲染战争。

王毅指出,乌克兰应当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而不应该成为大国对抗的前沿。对于欧洲安全,各方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关切,其中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应该得到尊重和重视。中方期待各方通过对话协商,找到真正有利于维护欧洲安全的解决方案。

对此,胡春春副教授表示,王毅外长的这番表态传递了中国人“以和为贵”的思想,中方始终坚持“和平没有输家,战争没有赢家”。

他说:“自古以来,战争在中国人的思想中都是属于下下策。乌克兰危机有其历史原因,而在过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一些努力,有新明斯克协议等协调机制。应该去思考为什么这些已有的协议不去遵守,却要一步一步地走向军事冲突?王毅外长的说法非常符合中国人的看法,打仗不管谁赢谁输都不能够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问题。即使双方有矛盾,能够坐下来谈总比打仗更好。”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盟领导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涉华言论答记者问时表示,西方面临问题,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哪一个没有西方插手或操弄背景?给中国扣上各种“帽子”,意图通过渲染中国威胁来转移矛盾、转嫁危机,解决不了西方自身的问题。中欧作为世界上两大力量、两大文明,有必要、也有能力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和正能量。我们希望欧方树立正确对华认知,同中方相向而行,合力推动“世界好起来”。

而关于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少数西方国家的领导人称中俄两国试图用新的全球秩序来取代现有的国际秩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强调,中俄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的大国,始终致力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希望有关方面摘下有色眼镜,摒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客观看待中俄关系和两国合作,认清时代发展的主流大势,多做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有益的事,避免动辄给别国贴标签,煽动对立和对抗。

慕尼黑安全会议是有关国际安全政策的年度会议,于1963年首次召开,此后于每年2月举行。它是国际上同类会议中规模最大的聚会。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慕尼黑安全会议已成为国际安全政策决策者交换意见的最为重要的独立论坛。每年都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约350位高层人士参加会议,就当前和未来的安全挑战展开激烈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