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宜兴资讯 >

“历史遗珠”再展光华

时间:2018-07-08 04:49 浏览:

  每个城市的美丽各不相同,千年陶都,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表情”。在这里,传统文化散发着现代清香,历史文化元素融入了城市建设,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城市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守护文脉、传承传统、创新突破……一颗颗“历史遗珠”呼应了时代新发展,成功展露出新光华。

  未来,我市将针对宜兴自然、人文资源关系特点,进一步挖掘打造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为市民营造有认同感、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努力开创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感受现在

  科学唤醒古老乡韵

  年初,蜀山古南街召开了一次居民座谈会,邀请了徐秀棠、曹婉芬等一批曾生活在这条街上的紫砂艺人,提出对老街保护修缮的建议。蜀山古南街是宜兴紫砂的发祥之地,从明、清到当代,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名匠大师。但随着紫砂生产与销售模式的改变,许多紫砂艺人离开了这里,老街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许多房屋破旧不堪。2015年,蜀山古南街修缮保护工作正式启动,配合“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历史文化保护片区核心区。

  同样再次迎来“春天”的,还有周铁老街。这条曾随着码头没落而沉寂的老街,在周铁镇谋求转型发展时,被划入了保护区域,得到了全方位的修复和保护。为了让老街重焕生机,该镇先后投入近亿元,将城隍庙、节孝坊等一批最具亮点的“盆景”与江南水乡特色有机串联,将横塘河两岸的人文景观、水乡元素等有机整合,打造成一条融入群众生活的历史文化走廊。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遗落的“碎片”是最好的见证。近年来,我市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历史“碎片”,为蒙尘“遗珠”洗尽尘埃,撑起了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通过制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路线图,每个列入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有了各自的详细规划。其中,蜀山古南街、葛鲍聚居地、月城街三大历史文化街区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被列为首要任务。一批古桥、古碑、祠堂等历史遗存得到实地保护、展现,充分彰显其文化、历史、科学价值,引导百万陶都市民记住乡愁、留住根脉。

  全力打响文化品牌

  5 月中旬,芳桥目连文化节在阳山荡风景区如约而至。一直以来,目连文化节背后承载的忠孝文化广受世人敬仰。近年来,芳桥街道陆续修建了目连救母雕像和周处忠孝园,不仅振兴了忠孝文化,还让“忠孝芳桥”的美名远扬。

  与芳桥街道一样,丁蜀、西渚、太华等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成功打响了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丁蜀镇以全国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龙窑——前墅龙窑为背景,修缮龙窑、演示点火仪式、展示烧制技艺、陈列烧制陶器、传承烧制技艺,打造古龙窑文化品牌。西渚镇以星云大师在白塔的经历为背景建造白塔书院,修缮于伶纪念馆,倡导行善除恶、热心公益事业,打造禅德文化品牌。太华镇胥锦村一带是新四军一纵纪念地,村里修缮旧址,拍摄电影《亲娘》,建造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打造红色文化品牌。高塍镇梅家渎村倡导梅氏家族家训,修缮已有百年历史、集休闲聚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梅氏宗祠,整理展示家风村风宣传栏,打造家风文化品牌。

  拾起历史文化遗存,不仅要做好保护工作,更要让“遗珠”绽放新光华。近年来,我市通过各类特色活动,不断扩大历史文化影响力,传承好老祖宗留下的精气神,赋予陶都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市文广新局、旅游局、行业协会等单位,充分调动社会优质资源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活动。全市1000多支民间传统曲艺社团、文艺团队也积极奔赴社区校园,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心培植传承队伍

  西乡狮子舞是宜兴特有的民间舞蹈,早在清代就闻名于上海、苏州等地,还曾随江苏民间艺术访日团参加日本国际青狮、麒麟艺术节。为了培育西乡狮子舞的新生力量,徐舍镇在幼儿园物色新苗,开展狮子舞技能培训。小伙伴们在老艺人的辅导下练功,成长迅速,近年来先后多次参加重要演出活动,得到广泛好评。

  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得力的传承人队伍,近年来,我市在着力申报各级非遗名录的同时,建立起了多梯队的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并逐步建立起传承人培育指标体系和传承谱系,推动构建高效、可持续的非遗传承机制。尤其针对我市非遗保护传承的重点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市政府鼓励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家庭传承、参与学校教学、开设培训班、建立工作室、投资企业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艺传承。丁蜀镇西望村、紫砂村等,也建造陶器展示厅(馆),举办制作技艺培训、交流,修复陶文化遗址,开展紫砂陶系列传承活动。为培养和激发青少年一代对风筝的兴趣爱好,传承风筝技艺,周铁镇建起太湖风筝博物馆,与镇关工委及学校、社区,联合举办青少年暑期风筝制作和放飞培训班,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4期。去年,张渚镇建起面积最大、功能设施最为完备的镇级文化中心,并依托各社区选拔青年舞蹈爱好者进行免费培训,让非遗项目“男欢女喜”做到“后继有人”,逐步完成新老更替。

  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数十年的努力,我市已建立起多层次的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传承人队伍,形成了良好的项目传承机制。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积极走进社区、学校,传承非遗文化。“宜兴手工刻纸”非遗项目传承人芮柏芝在鲸塘小学、烟林中学开设刻纸兴趣班;宜兴糕粽团圆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文玲在致力研发新品的同时,还定期在丁蜀镇蠡墅社区教孩子和家长动手制作面人,进一步提升糕粽团圆的社会影响力。

  展望未来

  根据《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规划成果,我市将遵循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物质保护与非物质传承相结合、系列保护与突出节点相结合、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文明提升相结合的“四个结合”的保护原则。

  针对宜兴自然、人文资源关系特点,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为市域、中心城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五个层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统筹,构建保护体系。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公布。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社会认知。建立传统技艺传承人扶持和培养机制。保护和恢复传统地名和街巷历史名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材,加强在城镇建设、产业培植和旅游等方面的传承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