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宜兴资讯 >

活态传承让宜兴非遗项目放光彩

时间:2018-07-10 00:51 浏览:

宜兴陶瓷、道教音乐等非遗项目建立“数字档案”,为传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抢救性珍贵资料;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探索出一条生产性保护的新路,焕发勃勃生机;锡剧、剪纸等非遗项目持续多年走进校园,培育娃娃新苗……近年来,我市将创新发展融于非遗传承保护当中,66项各级各类非遗项目活力尽显,市文广新局也因此成为全省仅有的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表彰的两家单位之一,在活态传承中,宜兴的非遗项目大放光彩。

“数字档案”定格非遗记忆

6 月22日,丁蜀镇画溪社区,85岁的老窑工孟克明家中,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拍摄老窑工回忆头顶陶瓷坯件的“绝活”。“我当时干的是‘装套里’的工种,要把煨罐、云斗这些体积小的陶瓷坯件装进坯件里,放在托板上,用头顶的方式运到窑边。每趟好几十斤重,顶了好几十年呢,头顶都磨平了。”随着镜头的拉近,孟克明白发的发根处,被磨平的头顶清晰可见。

把老窑工和老一辈非遗传承人讲述的制陶故事制成影像作品是这些年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非遗传承人是非遗得以赓续的核心要素、关键要点,为他们建立‘数字档案’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副馆长杨潇说,数字化非遗保护工程自2014年7月启动至今,持续摄录整理各类陶艺名家、非遗传承人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藏家等对宜兴陶瓷历史的深刻记忆,以及宜兴历史上知名的龙窑遗迹、烧成技艺、烧成民俗等。目前,已摄录收集音、视频素材时长近550小时,收集图像照片2546张、专业学术论文113篇、陶瓷类电子书150余册、典藏实体书籍650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资料。

今年年初,以这些可视化资源为基础的宜兴陶瓷口述历史信息库互动平台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到2020年,在高铁站、图书馆、酒店及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市民通过触摸电子屏就可以获取真实、鲜活的宜兴陶瓷发展史料。

生产性保护让非遗走进生活

“可算找到这里的豆腐干了,去年尝到后,我们全家都念念不忘,这次我得多买点带回去。”7月1日上午,在常州工作的美国人安德森来到位于和桥镇的市慈圣食品厂,一下子买了36盒豆腐干,准备寄回美国。

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桥豆腐干代表性传承人许祖华说,近年来,和桥豆腐干一直坚持实施生产性保护,增加豆腐干的品种,受到市场欢迎。目前,和桥镇已有近10家豆腐干民营企业,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高速公路服务区、著名旅游景点等,都与他们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年销售量超过500吨。“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有不少的海外‘粉丝’。”许祖华认为,这主要是得益于各生产厂家坚守继承传统工艺,没有丢失豆腐干的“ 老味道”。“我们生产还是以老油豆腐干为主,还是用小蒲包灌装上榨的传统工艺,不盲目进行机械化创新。”他说,如果豆腐干这种传统非遗项目的制作工艺完全被现代工艺所取代,就会断送这些“非遗”项目的生命,也就丧失了它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力。只有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用现代工艺去改善豆腐干的品质,和桥豆腐干才能长久地走下去。

据市文广新局非遗科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主要针对传统技艺类,除了和桥豆腐干,徐舍小酥糖、杨巷葱油饼等也通过坚守传统味道重焕新生。

“娃娃高手”尽展非遗活力

7月3日下午,市湖滨实验学校的排练室内传出铿锵有力的《沙家浜》锡剧唱段,六年级学生宗昱源等10名小学生,正在排练节目,为即将到来的宜兴市首届戏曲进校园“小小百合花奖”少儿锡剧邀请赛做准备。

作为我市少儿锡剧的台柱子,宗昱源是“戏曲进校园”的深度参与者。从小学一年级起,他就参加了市锡剧新苗班,学习毯子功、走圆场、甩水袖等基本功,练习吊嗓、发音,学唱名戏名段,获得过“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奖、“国戏杯”等国内少儿戏剧最高荣誉。通过“6年多的非遗进校园”实践,锡剧这个省级非遗传承项目已冒出了近30位宗昱源这样的“娃娃高手”,在国家一级锡剧演员王凤华、戴黎东,省锡剧团专业老师组成的师资团队指导下,我市已有8所小学开展了锡剧社团培训,总计培养学员近千人。

除了锡剧,国家级非遗项目紫砂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宜兴手工刻纸等也纷纷走进校园,为“非遗”传承搭建了平台,更为在青少年中寻觅优秀传承人打下了基础。“非遗”的浸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推动了中小学素质教育,而且还形成了独具宜兴特色的校园文化。(陈娇)